耳鳴問題

 

最近有朋友跟我提到她有耳鳴的症狀…卻不知道究竟是何其因?

友人:「一開始沒有注意,也不覺得自己有耳鳴的症狀,但是一打個哈欠,發現耳朵裡面的關節還是骨頭突然被打開的感覺!之後聽得更清楚,才知道自己一直在耳鳴。事後刻意去注意,就發現耳朵時常悶悶的感覺!」

身體出現異狀,保險起見我還是建議她去看個醫生比較妥當了。

經過診斷,才發現是生活習慣惹的禍。她是25歲從事設計業的上班族,由於上班可以聽音樂,就用耳機接筆電聽音樂,就連騎車,也是一直聽MP3,其實這種狀況我在路上滿常看到的,不禁有個疑惑,聽不到來車的聲音與喇叭聲不是很危險嗎?訊問一些朋友後,才發現這些人真的很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,留空的時間沒有音樂就渾身不對勁,但這樣每天超過二、三個小時以上的習慣,確實讓聽力感到不對勁了!醫生警告他如果再不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,可能導致聽力受損的風險。

耳朵是讓我們獲取訊息的重要器官,但很少人真的會去關心自己耳朵的問題,常常配戴耳機,長時間聽音樂,沉靜在音樂的世界裡,卻不覺這樣是危害自己的聽力健康。

高分貝聲響損聽力

耳鳴問題

根據物理學原理,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聲波,再經由介質空氣傳導波能,藉著外耳、耳膜、中耳、聽小骨傳到內耳聽覺器(柯提氏器官),由它將振動波能轉成電位波,經過聽神經傳到腦部聽覺中樞,人於是聽到聲音。雖然聲音是一種看不見的能量,但若長期處於噪音的環境或是巨大的聲響。

即容易損害聽力,也會對內耳神經帶來傷害並伴隨耳鳴的發生,情況嚴重者會對聽力造成損傷。造成耳鳴最有可能來自兩個部位,一是聽覺器官,另一則為中樞神經。聽覺器官內的外耳、中耳及內耳,其中有任何一處發生異常的狀況時,就有可能會導致耳鳴的發生。而最令人感到棘手且多數人罹患的耳鳴,多半為內耳性的耳鳴。

小心!低頭族是高危險群!

耳鳴問題

臨床發現,長期佩戴耳機、耳朵長時間接受較大音量刺激,衝擊力不亞於對頭部的重擊,並且恐怕伴隨聽力的退化。尤其是低頭族,為最大部分會佩戴耳機族群,耳朵若長時間接收各種巨大噪音,或是瞬間巨響,聽覺器官就像是受到猛力的撞擊,因而震傷內耳神經導致耳鳴,情況嚴重還可能造成聽力不可逆的退化,留下無法挽救的遺憾。

及早治療預防重聽

耳鳴問題

如果有以上耳鳴狀態的朋友,請別緊張,這樣的症狀若能及早發現及治療,就愈有機會救回正常聽力的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:

 掩蔽療法:用耳鳴掩蔽器治療耳鳴,是利用外界的聲刺激來抑制內耳或聽神經的自發性興奮,也可用助聽器代替掩蔽器。

 心理治療,如生物回饋療法:是利用不同的生物回饋信號訓練患者進入鬆弛狀態,恢復體內相對平衡,以達到治療耳鳴的目的。

 藥物治療:促進內耳血管暢通改善內耳血循環,並活化神經細胞修護、再生能力。由於內耳神經血液流速慢,需要花更長時間才能將有效成份及養分送達,痊癒時間明顯比其他外傷來得長。一般病人約需服藥3至6個月,才會明顯感覺藥效發揮,所以患者必須耐心服藥,直到症狀改善為止。

患者除了按時服藥多休息,平常聽音樂時間也不宜過長,30分鐘之後,就應該拿下耳機,讓耳朵休息。另外要避免音樂太大聲去傷害了聽覺,因內耳神經長時間受到高能量震動,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聽力喪失。日常飲食也要特別注意,避免高鹽、高糖份、高膽固醇的食物,同時適度運動適度抒解壓力,更有助聽力恢復健康哦!

耳鳴問題  

如果感覺耳鳴愈來愈嚴重,常常聽不清楚別人在說什麼,電視音量也比一般人開的大聲才能聽得清楚,就必須要有自我的警覺,盡快就醫檢查治療。聽音樂時要注意音量的控制,最好不要連續使用耳機超過一小時,即便是聽抒情音樂,高分貝音量一樣對聽覺具有殺傷力。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,建立並調整良好的生活習慣,才是解決問題之根源的最佳辦法啊!

 

arrow
arrow

    HealthTal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